這是從2006年夏天醞釀至今的一個小小心願,在2010年的夏天,即將實現……
緬甸召集人:褚士瑩 國際NGO顧問 公益旅行倡議及實踐者
台灣召集人:張瓊齡 台灣國際志工協會副理事長/資深NGO獨立工作者
清華大學國際志工印尼團指導老師
這是從2006年夏天醞釀至今的一個小小心願,在2010年的夏天,即將實現……
緬甸召集人:褚士瑩 國際NGO顧問 公益旅行倡議及實踐者
台灣召集人:張瓊齡 台灣國際志工協會副理事長/資深NGO獨立工作者
清華大學國際志工印尼團指導老師
--------------->點圖進去看一下
害羞啊...但是因為可能是這輩子唯一的作品所以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假設以兒童城作為客戶喔! Blogger三欄式的樣式!
希望下次可以做的更好囉!
國際義工的迷思《轉自名家專欄-褚士瑩電子報I》
◎我的看法
國際志工的議題開始在台灣流竄,還不至於發燒。過去一年,我不在台灣的這段時間,台灣國合會以全台灣傾心的林志玲拍攝宣傳國際志工廣告,醫療替代役連加恩的故事也被拍攝成了影集。在我出發至巴拿馬前,曾在印度加爾各答垂死之家擔任志工的潘怡寧在天下的一篇採訪也廣為被網友轉寄,啟發了不少有為青年發國際志工的大夢。不過不管是這些被媒體報導的志工,或是每年被世界展望會選出來去非洲的明星大使也罷,都有宣傳的效果,我樂見此被大眾討論著。但是現在的媒體都有一種誇張渲染的功力,可以把作國際志工這個"人"講得成就了英雄式的大事業,把一個人ㄧ夕間捧紅,卻忽略了"國際志工"這件"工作"的本質。我身邊有許多優秀的國際志工,他們有人被報導、有人則默默的在做事,但在我眼中,在工作單位他們都是很全力的付出,都是以最單純想要服務的心來做服務,國際志工除了是在他國,事實上本質上和在台灣各地做任何義工服務的爺爺奶奶、大人小孩們沒有差別。這是個全民志工的時代,我們只是想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請不要再說國際志工有多勇敢、多了不起,因為這只是服務方式的一種,人人都可以是志工!
YEMA的新一期志工招募
各位朋友好啊,真的是久違了。陳大魚就這樣悄悄地去美國旅行了約三週的時間,這麼久沒PO文章,還請常常上來關心我的朋友們見諒(還被發現在偷懶)。我也諾許我短時間之內會在部落格上發表一些美國之行的小心得和記事。請大家拭目以待!!
要向大家強力預告這個消息。也就是下一期來兒童城志工的計畫已經開始招募了!!
外交部九十四年度補助國內第三部門派員赴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研習甄選要點
相關報名事項請見該網站http://www.taiwanngo.org.tw/ngowbs/index.jsp
外交部九十四年度補助國內第三部門派員
赴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研習甄選要點
一、 目的:提供表現優異之現職NGO工作夥伴出國研習機會,就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及有效整合社會資源等方面考察相關制度及作法,以作為國內NGO之參考,並藉此加強國內NGO間互動聯繫及提昇參與國際事務之能力。
Taiwan ICDF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大魚到達巴拿馬後,經過大嘴的爸媽到處宣傳之後,和網路上認識的一些人,都開始有了國際志工的意識逐漸萌芽。我一直覺得這樣很好,畢竟海島台灣太封閉了,不是思想上的封閉,因為現在傳媒實在太發達了,卻因為此自視自己是資訊爆炸接收者,以為了解的全世界,事實上不然,因為都是很表面的虛像,對於第三世界國家或是中南美,只有落後、貧窮、殖民地的負面刻版印象,其餘Zero。我很幸運能來到這裡多至少多認識世界的一個角落。
剛開始還沒有經驗的國合會也是實驗性質,徵召海外志工,大都是相當專業的派遣,侷限於非洲國家,人數很少,年紀也偏長。一直到第四屆,開始效法JICA或是其他國際型的志工組織的經營方式,才比較有規模,也降低了年齡層,和擴大業務範圍,漸漸地在國內開始建立國內海外志工服務的名聲。
JICA
是日本很大的非營利組織,在巴拿馬也有很多海外志工。
聽說他們在派駐國的薪水還好,不過他們的調適津貼很高呢!!
有興趣了解的朋友可以上以下網頁去看看相關的資訊。